EVO视讯讯(全媒体记者魏俊通讯员马婷婷)— 全民健身,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参与。专家提醒,为了科学地进行健身运动,应贯穿整个过程做好强度监控、充分恢复以及长期规划,以避免运动损伤。十堰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中心的副主任医师陈本启建议,市民在运动前应根据自身的年龄、体能和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。每次运动前要先进行5至10分钟的动态热身,并在运动前1至2小时适量进食。
在运动过程中,市民要时刻关注身体的信号,保持适度的强度至关重要。一方面,要确保心率保持在安全有效的范围内,可以通过能否用短句进行交谈来判断;另一方面,必须留意身体的异常信号,如出现异常疼痛、胸闷气短、头晕或极度乏力等,应立即停止运动。谈话测试法是一个简单易行的强度自测方法。在进行中等强度运动时,能够说话但不能唱歌的状态是理想的。
同时,在运动过程中要注意小口多次补充水分,避免脱水。如感到不适,切勿强行坚持。运动结束后,不要立即停下或坐下,应进行5至10分钟的低强度冷身,比如慢走或舒缓的拉伸,这样可以帮助心率逐渐平复,促进乳酸代谢,减少肌肉的僵硬和酸痛。冷身和拉伸是科学运动的重要环节,每个拉伸动作应保持15至30秒。
专家指出,科学的运动并非一时的冲动,需要系统性规划。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和需求设定合理目标,建议市民定期评估运动效果并调整训练计划。在日常训练中,可以尝试EVO视讯推荐的有氧、力量、柔韧性及平衡等多种运动模式,以避免因重复单一运动而导致肌肉劳损或停滞期。